宁波青少年心灵成长

编辑:ningbo1 2021/01/04 13:48
孩子过于敏感怎么办(自尊心管理)

孩子特别敏感,自尊心特别强,怎么帮助孩子控制和调整?我们现在说在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心目中怎么来看待别人怎么看自己。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含了自尊心,包含了包括自律,自制。所有的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和控制都是包含在自我意识里,自我意识的发展在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这个自我意识的发展决定了孩子不仅是对自己的看法,而且在对自己看法之上还有没有一个自控。我曾经遇到过有一个孩子,他就会觉得别人在嫌弃他。在青春期的时候会有一些敏感的孩子会有我向思维,就是认为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指向我自己的。走在路上也会觉得“别人是不是在看我”。我们把这个叫做自尊心过强,自我意识过于敏感,但其实每个人都关注的是他自己,并没有说都来关注你。

 

二、如何解决孩子过于敏感的问题?

怎么办呢?我们要注意在家里家长不要过度的去关注孩子。如果我们过分的去关注孩子,孩子就已经习惯了,认为别人也这么关注我。

 

因为家庭是小社会,如果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关注,他到社会上也会认为同学还有路人、邻居、老师、周围的人都有可能像父母那样一直在盯着我。他已经形成这样的习惯了已经是条件反射了。家长先要学会在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别盯着孩子。有的家长在吃饭的时候就盯着孩子“吃这个,喝那个”,尤其老人带的孩子,就一直盯着他。然后你发现你对孩子越关注,然后孩子的自尊心就越强。

 

孩子的自尊心过强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他过于敏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然后他就会产生自恋、自怜、然后自卑。甚至还有的时候他就会自我膨胀。

 

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孩子有一定的自尊心是正常的。我们在这个阶段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一些选择,尊重孩子的一些人际关系。但是并不表明之百的事情我们都和孩子来商量,都由孩子来决定。尊重孩子选择的时候,不是说家长完全在退缩。

 

比方说孩子紧张,那可能是由于期望值过高,或者是太想得较好,或者是平时对自己复习的准备没有做到他写作业的时候就状态,没有适试的压力和那种紧张的环境。那这时候我们要帮助他通过锻炼身体,通过他平时写作业的时候要状态,通过户外运动,让他的神经变得非常的有钝感力,就是迟钝而不是敏感力。

 

三、培养钝感力

人需要有一定的钝感力,就是培养他坚强的毅力和耐力,和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这个非常重要,所以要我们在平时就要有意识的去帮助孩子,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运动方面的,这样呢,让他去适应有有输。

 

有一个的校长说的一句话特别逗,每当迎新生的时候,所有学校都会说:“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学校,在我们学校你们能学到什么什么,我们能给你们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一个很的画卷。这个澳大利亚学校的校长就说:“同学们你们来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是给你们提供挫折和打击的场所。”

 

他说他们这个的任务就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让学生学会沮丧,学会怎么来应付生活中的打击,怎么来应付生活中的有一些情绪低落,一些失败。当时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很惊讶:“从来没听过有人这么说,上是为了学习沮丧的。”。但是后来发现确实是很重要,因为你可能学习了,学习了尊重,学习了一些德育,学习了一些鼓励,一些正能量。你忘了,人也要应付一些沮丧。如果我们没有学习如何应付自己的沮丧的话,我们就会每当面临沮丧时,发现自己手足无措。

 

我们在培养孩子怎么有一个比较好的合适的自尊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和保护和爱护大约它的比例和打击和挫折相比一半一半。我们给孩子一些挫折一些逆境,还要给他一些沮丧,这些体验占到一半。不能全都是赏识,全都是表扬,全都是呵护。

 

四、帮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在帮助孩子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自尊心的时候,是帮助他适应未来的社会。因为未来的社会是乏味占的更多,挑战占的更多,不会占的更多。因为你生来你对这个是陌生的。不是说你对这个特别熟悉。老人是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孩子不一样,孩子正好相反,培养他面对新的怎么才有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我们更着重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我们让孩子自己来提一个方案。改正不了的,要避免它;能改正的它。不能老盯着缺点。如果老盯着缺点就会自卑,老盯着优点就会自大,这都不是一个适当的自尊心。恰当的自尊心是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分析。那当我们帮助孩子能够形成一个客观的对自己的优缺点看法,并且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挥自己优点的一个途径,并且还有很好环境适应能力的时候,这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自尊心有一个恰当的控制和调整。

 

孩子孤僻怎么办?

孩子很孤僻,可是他又不主动去交往,怎么能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然后帮助孩子改善人际关系?

 

一、破解原因:人际关系问题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他的快乐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到了以后产生了厌学行为,一方面是厌倦疲惫了,还有一方面是由于人际关系。比方说他原来处得很好的小朋友没有跟他上同一个学校,或者上新的学校以后,同学都孤立他,而他也不知道,不擅长去跟别人交往。

 

孩子形成人际关系的关键期是在3到8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和技巧的关键期。假如这期间没有帮助孩子形成如何交朋友的能力的话,他可能在上以后会面临挑战,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交朋友。

 

所以这时候我们可能就要帮助孩子了解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

二、人际关系的四大准则

  1. 交互性原则

较好个人际关系准则是交互性原则,它指的是你要想让别人理你,你要去理别人,你要想获得快乐,你得有朋友,这是人际关系的定律。

 

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如果在家里一味地为孩子奉献,一味地去关注孩子需要,比如孩子一回来,我们就说:“哎呀你回来啦,你想喝点什么,你想吃点什么?”全都是我们给予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他不会去关心别人,因为我们对孩子太好。

 

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对别人好,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在人际关系这个方面就是被动的,是等待的,是等待被人来关心他的,是等爱的。那他在人际关系里就是自私的那一方。所以我们有时候在家里要学会让孩子也同样你关心我们。有的时候我们就要表现出我们的困惑和困难。孩子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来给你宽心,来帮你分析。

 

还有我们在想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去散步。你走了几圈以后,当你走了五公里以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话匣子打开了,特别爱跟你聊天。因为运动自动的分泌一种内啡肽让人放松、愉悦、外向,让人有更多的动能、更主动,这是一种生理上的改变。

 

  1. 社会交换原则

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准则是社会交换原则。实际上我们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就是交换一些关注,交换一些帮助,交换一些我们的情感。

 

所以每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比较孤僻、内向的时候,你去启发他来和你交换。比如你跟他说:“我较近可烦了。”比如你带孩子去超市说:“啊呀,累死我了。”。你要表达一下你的需要,然后你让你的孩子能够给你一些帮助,然后你再夸他:“啊呀,有了儿子真是不一样。”。

 

有一个心理学家,他带他儿子去买电视,结果他儿子力量很大就帮他搬电视,他就夸,把儿子夸得非常有成就感。所以你要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就是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对别人来说你很有用的时候,快乐油然而生。

 

所以说交换原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一种帮助,交换一些价值,交换一些情感,产生一些充实、温暖的感觉,一种爱的感觉。这个爱是由于我们有了交换,然后才产生那种心动的感觉。那么你要是想让孩子能够享受“有爱”的那种感觉,要学会我们是互相交换。

 

  1.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第三个原则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如果你无情地去破坏对方的价值观、破坏对方的自尊心的时候,他就关上了人际交往的门。

 

所以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但家长也要提醒孩子们要尊重家长的自尊心。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明确表达:“你这样说我很不高兴,你这样说我感到很很失望,很遗憾啊。”这样就让孩子知道他的有些说法、做法冒犯了别人、不尊重别人。有时候家长不能隐忍、不能退缩、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

 

要注意的就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双方的、是相互的。我们既要适当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要要求孩子尊重家长的尊严,这是相互的。因为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怎么样就决定了他和同学和其他人相处怎么样。

 

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在家里,其实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决定了他将来和他同学,和他未来的配偶,和他的上下级,和他同事的关系。

 

  1. 情境控制原则

第四个原则是情境控制原则。如果这孩子对这个环境不熟悉的话,他就不适应,不适应他就会焦虑,他就会退缩,他就会不愿意去跟同学交往。

 

如果你要想让孩子能够很快的和陌生人交朋友,很快的和陌生人和平相处,还能够协作,还能够互相帮助,你要让你的孩子从小,或者从整个大家庭还有我们家庭的就环境里去给他创造这样的机会。

 

什么机会呢?就是比方说我们带孩子去超市,你说:“你去帮我结账。”那他就要去跟陌生人打交道。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出去旅游可以帮别人翻译、做向导、帮别人解决一些问题。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去适应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他自然在学校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就很容易去管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孩子突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以前性格乖巧、学习好,但突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给孩子安排太多学习任务会造成什么后果?用什么方法解决孩子对学习突然不感兴趣的问题?

一、问题:为什么孩子以前性格乖巧、学习好,但突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

一方面,孩子青春期以后,因为生理上的激素变化,孩子就不会完全像时一样乖巧,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另外,由于孩子小时候的乖巧,家长和老师已经习惯仍旧对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说,家长对孩子有很多要求,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能去干。所以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学习班,把孩子的时间全都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孩子的时间,就被学习、课外班、艺术培训、业余爱好等塞得满满的。尽管他们性格乖巧,很配合,但是人的能量和精力却是有限的。

 

二、分析:给孩子安排太多学习任务会造成什么后果?

给孩子安排太多学习任务,他们负荷不过来,就会出现枯竭。这就好比一块再好的地,如果你不停地往上种东西,从来都不让它休息,那这块的营养就没了,人的大脑也是这样。有人形容大脑就像海绵,你往里头不断灌水,刚开始时吸收得很快,但是它有满的那。当它饱和时,你就再也灌不进去了。

 所以,当你的孩子跟你说,我对学习不感兴趣了,不想学了。你就需要注意他的大脑的海绵可能已经饱和,出现枯竭了,他学不动,不想学了。这个不想学和厌学又不一样,厌学是讨厌学习,而他也不讨厌,但就是学不动了。

 

三、方法:怎么解决孩子突然对学习没兴趣了呢?

  首先,要让孩子的大脑劳逸结合。大脑需要休息,生大约每隔45分钟,约一堂课的时间,要在课间出去休息。放学以后,较好能有一到两小时户外活动。周末较好有的户外运动,平时还要去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劳逸结合,让孩子通过锻炼保持大脑的活力,才能学得进去。

此外,家长要注意孩子性格的健康塑造。过于乖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非常顺从,缺乏主见和独立性。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后退,主动示弱让孩子做决定,逐渐去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主导者,并让他们担负一定的责任。比如出去吃饭让孩子点菜、让孩子管账,或者让他们负责家里的地板卫生、饭后刷碗、自己洗衣服等等。

另外,也需要让孩子更多的走出去做体验,通过体验激发孩子的探索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会承担、树立理想,从而有自己的追求,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

青少年青春期成长问题及教育困惑咨询

 

孩子和同学有说不完的话,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孩子在童年期的时候,仿佛和家长又说不完的话,但是一到以后,孩子就出现了变化,他变得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一、概念:青春期孩子的矛盾状态。

生们遇到困难时,较想得到家长的帮助,可矛盾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较不愿意对家长说。

家长困惑也在这个地方,他明明看到孩子很压抑,很痛苦,很郁闷,很烦躁,有的时候还发脾气,或是下降,但孩子宁可自己摔东西哭泣发泄,也不愿意跟家长好好说话。

青春期的孩子陷于这种矛盾中,家长也感到非常痛苦,希望能找到方法来帮助孩子。

二、问题: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拒绝沟通,家长应该如何做?

家长应该学会接受青春期孩子的这一状态。孩子到了以后,他可能有自己的秘密或难题,不愿意对家长说。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更愿意写日记,或是跟同学朋友交流。

孩子能够跟家长一块吃晚饭,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是很必要的,所以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和自己好好地吃一顿晚饭,我们要学会在吃饭的时候不要问孩子问题,不要表现出特别想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三、分析:为何孩子到以后,就拒绝和家长多沟通呢?

家长和孩子在阶段的沟通,往往都是单方向的。家长都是在指导孩子,命令孩子,孩子只是接受。这时的家长总是一种“导师”的状态,居高临下地给孩子一些指导。

但是孩子到了以后,他要求平等了,并且有的时候,孩子意识到自己可能懂得比父母还要多,自己的知识更新更快,他会对父母产生“俯视”的心理。这些状态导致孩子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这时,父母的心态一定要发生改变,不能再像孩子小时候那样,要求孩子跟自己交流。父母应该打心眼里接受孩子的沉默、安静,把自己当作他的朋友。

四、答疑:如何与孩子向朋友一样沟通?

朋友如何对待朋友呢?朋友之间是没有强迫的,而是相互交流,或是耐心等待。父母若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也必须要有耐心。

怎样像朋友一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烦恼呢?家长可以先说说自己的烦心事儿,慢慢地,孩子自然也会说自己的烦心事,由此开始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五、方法:家长如何倾听孩子?

在试图与孩子平等交流时,少不了要倾听孩子的烦心事。倾听并不是“听”就够了。

在孩子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耐心听,千万忍住不要在听到半截的时候插嘴,也不能不耐烦,或是在听到一半的时候,指责批评他们。一定要等孩子讲完,再慢慢地顺着孩子的话语,加以开导。

孩子强迫症怎么办?

孩子说他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是不是强迫症?该怎么办?

一、解析心理疾病:神经官能症的五大表现

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心理疾病。我们平时在说孩子心理问题的时候,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程度比较重一些。

在心理疾病里比较常见的是神经官能症,也就是我们说的神经衰弱。它不属于精神病,也不属于人格障碍,但是它属于失调,是神经系统的失调反应。比方说你一直在学习,你都不让自己去锻炼,你不给自己机会去跑步啊,爬山啊,游泳啊,没有做到劳逸结合,时间一长,大约三个月以后你就会出现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一开始先是有紧张,紧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恐慌,恐慌多了就会出现恐怖。恐怖就是害怕。有的人可能怕失败,有的人可能怕高,有的人可能怕血,有的人可能怕得病,还有怕死。怕一件事情就是恐怖症。当恐怖产生弥漫性的时候,就出现了焦虑。

所以紧张多了出现恐慌,恐慌多了出现恐怖,恐怖多了出现焦虑。焦虑就是什么都害怕,比如怕坐飞机,怕出现哆嗦,怕失败,怕别人追上我,怕说话结巴。焦虑就是弥漫性的恐怖。

焦虑产生的时候人就本能地想去驱除这些焦虑。比如一个人怕脏,就会洗手;一个人怕高,就反复在一楼徘徊;或者是一个人有某些特定的仪式,如果要是坐电梯的话就紧抓着一个东西;一个人怕门没关好,就反复的去检查门窗和锁,一遍不行,一会儿再去看一遍,然后走得很远了回去又检查一遍。当你反复去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去除焦虑情绪的时候,这个事情、这个行为就是强迫症。

有了强迫症,在反复想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消耗能量,这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症。有时我们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会消耗能量,反复干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把我们的能量消耗掉了,这时候就会产生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心里的矛盾冲突会转化为躯体的方式,比如过于紧张,然后说不出话来了,然后一生气,晕倒了,就叫癔病。

神经官能症的五大表现就是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癔病。

 

二、孩子出现“强迫症”的原因分析

如果一个人反复地想一个问题,那他就有强迫性思维。这种重复的思考叫强迫性思维,如果一个人是反复的行动,比如反复洗手,这就是强迫性行为。所以强迫症强迫分为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两种。

在我们帮助一个人解决强迫症倾向的时候,先要帮助他去消除焦虑症。在解决焦虑症的时候,要解决他的恐怖症。解决他的恐怖症的时候要注意他的紧张:“他为什么紧张?”

 

这个孩子控制不住地去胡思乱想。孩子平时在脑力活动特别多的时候要积极思考,比方说做题要积极思考、听课要积极思考、写作业也要积极思考。可是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劳逸结合,大脑就一直在思考。假如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有意识地让它去停下来休息,它就会控制不住地去想,这就叫胡思乱想。

 反复干一件事叫强迫症,忧心忡忡的,担心很多的叫强迫症,但是都属于神经官能症,都在我们的大脑思维失控的状态。因为整个这一章都谈到自控能力,自控能力谈到了对行为的控制,对情绪的控制,这个就是对自己思维的控制。实际上在上一章讲过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是很难控制的。人能控制的是自己的行为。

 

三、缓解心理疾病的方法:劳逸结合

一个人想让自己大脑停下来较好的方式,在不睡眠的情况下,就是劳动和运动。之前一个人跟我说:“我运动了啊,我下围棋了。”。那不是,那不是让自己停下来的运动,因为下围棋是要思考的。我说的运动是那种不用做太多思考的运动,比如说跳绳,排球,打篮球,跑步,爬山。有的人觉得爬山也可以思考,但是当你爬两个小时以上的时候你是没有思考的。

 

一个人想在睡觉前把大脑停下来,较好的方式是做运动,半小时以上。有的同学做题做得很累了想让大脑休息一下,课间一定要出去跳绳、拍球、踢毽子,或者跑一圈、爬楼梯,做做运动。在家就拖拖地板、倒垃圾、洗衣服。这些运动和劳动会主动地让大脑停下来休息。

 

我们的思维其实无法被控制,我们用控制行为的方式,让大脑得到休息,让大脑学会劳逸结合,不至于进入到胡思乱想阶段、强迫症阶段。

 

所以你要想在高三初三又能保持自己良好的精力,就要劳逸结合,请你注意你的运动量,你的运动时间要有所,不能因为要高考了,因为要中考了就剥夺运动的时间,那是在剥夺你大脑的加油时间。运动是给大脑加油的、让大脑得到休息的,大脑能够得到较好的休息才能较好地工作。

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杭州卓育英才培训课程,欢迎使用屏幕上方的联系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有专业的老师对您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会在第①时间联系您,欢迎您随时来杭州卓育英才体验我们的课程!

本页面由主体*机构用户*自行上传,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16720809。
乐学有品

相关阅读